注册  | 登录
【选择地区】
图书> 童话故事> 日本帝国衰亡(精)
日本帝国衰亡(精)
在马克斯·黑斯廷斯著,周仁华译的《日本帝国 衰亡(精)》中,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斯·黑斯廷斯 将其视角放置在1944—1945年二战的远东战场,以宏 阔的笔触和入微的体察,尽展二战风云变幻的最后一 年和日本法西斯的衰亡过程。黑斯廷斯耗时20余春秋 ,踏访了诸多档案馆和研究机构,从浩如烟海的资料 中探寻历史的隐秘,将庞杂纷乱的大事件抽丝剥茧, 使之条理井然;他追访了100多位散布于世界各个角 落的二战幸存老兵、历史见证者,在无法承受的生命 之重中聆听人性的呼唤。 与以往的西方作家不同,黑斯廷斯跳出“太平洋 战争”的桎梏,着重探讨了长期以来被西方人忽略的 战斗场面,尤其是中国的战场。他有勇气直面盟军宣 传背后的主张,指出麦克阿瑟在菲律宾犯下的错误, 分析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的决策过程,深入研究日 本人的战时心态,这种心态推动一个原本文明的社会 群体实施了种种残暴的行为,其后果迄今仍然持久影 响着日本这个民族。盟军的胜利并未带来“普遍的和 平、繁荣、公正和自由”,但它“把世界从轴心国控 制的更坏命运中解救出来”。
作者:(英)马克斯·黑斯廷斯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书号:9787535484161
推荐次数:41
48
活动已结束 写读后感 图书打分: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马克斯·黑斯廷斯著,周仁华译的《日本帝国 衰亡(精)》中,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斯·黑斯廷斯 将其视角放置在1944—1945年二战的远东战场,以宏 阔的笔触和入微的体察,尽展二战风云变幻的最后一 年和日本法西斯的衰亡过程。黑斯廷斯耗时20余春秋 ,踏访了诸多档案馆和研究机构,从浩如烟海的资料 中探寻历史的隐秘,将庞杂纷乱的大事件抽丝剥茧, 使之条理井然;他追访了100多位散布于世界各个角 落的二战幸存老兵、历史见证者,在无法承受的生命 之重中聆听人性的呼唤。
与以往的西方作家不同,黑斯廷斯跳出“太平洋 战争”的桎梏,着重探讨了长期以来被西方人忽略的 战斗场面,尤其是中国的战场。他有勇气直面盟军宣 传背后的主张,指出麦克阿瑟在菲律宾犯下的错误, 分析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的决策过程,深入研究日 本人的战时心态,这种心态推动一个原本文明的社会 群体实施了种种残暴的行为,其后果迄今仍然持久影 响着日本这个民族。盟军的胜利并未带来“普遍的和 平、繁荣、公正和自由”,但它“把世界从轴心国控 制的更坏命运中解救出来”。

作者简介

马克斯·黑斯廷斯,英国具有代表性的军事历史学家、问题研究专家、战地新闻记者。他是非常受英国人尊敬的记者之一,其新闻报导及著作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生存的时代。黑斯廷斯著有二十余部畅销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为二战题材,尤其是《轰炸机司令部》《大君主》《大决战》《日本帝国衰亡》和《绝世年代》这几部以其客观冷静的分析而赢得学界的称赞。 黑斯廷斯为BBC电视台与《伦敦晚报》前后报道了十一次武装冲突,其中包括越南战争与1982年的马岛战争。黑斯廷斯在《每日电讯报》做了将近十年的主编,获得二十项与新闻报道、军事历史等有关的重量级奖项,2002年被授予骑士称号,并成为皇家文学学会的成员。

导语

此后,美国人众志成城,开始展开了对凶险的日 本人的报复,因为他们袭击了爱好和平的人民。
日本人做的唯一正确的重要战略决定,是他们把 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了希特勒的命运上面。“德国战胜 ”是能够使日本得以免遭列强反击的唯一结局,因为 列强的军事和工业潜力都远比日本强大许多。过正信 大佐是日本夺取新加坡战役的计划设计者,是日本民 族扩张主义的笃信者,他说:“我们真诚地认为,像 美国这样一个由小店业主组成的国度,他们在节节败 退的战争中是不可能坚持得下来的,而日本却会在对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持久战中坚持下来。”东京方面 最大的判断失误,是把进攻当成了一种政策行为,而 政策行为是会根据事态变化而加以评估的。1941年12 月,日本赌的是速战速胜、胜者为王。即使到了1945 年8月,很多日本领导人仍然拒绝承认:珍珠港事件 的当天,他们就已经不再具有决定战争进程的能力了 。试图通过外交谈判来减轻军事失利的后果,那简直 就是痴人说梦。从选择加入全面战争开始,这个国家 就面临遭遇全面失败的可能。
1941—1942年香港、马来亚和缅甸的一系列失利 ,使英国遭遇了等同于美国在日本手中遭遇的羞辱, 但是英国人对远东战争却相对并不怎么在乎,这是让 不得不在那里作战的英国战士感觉异常沮丧的原因。
1942年2月,一支英国指挥的兵力约7万人的作战部队 ,败在了一支只有3.5万人的日本军队手中。温斯顿 ·丘吉尔迫切希望一雪战败之耻,这个念头一直折磨 着他。1944年7月6日,他对自己的参谋长说:“新加 坡的灾难耻辱,只能通过夺回城池来加以雪洗。”这 是他在东线战场上以目标确定战略的若干尝试之一, 幸运的是他后来又打消了这样的念头。
但是,对于英国公众而言,亚洲战争似乎是个遥 远的概念。英国广播公司有一部传奇式广播喜剧《又 是他》,其中有个叫哈利卡里的日本角色,是个唠唠 叨叨的小丑。1943年6月,印度国务卿里欧·埃默里 提议成立一个委员会,来激发英国公众对其亚洲敌人 的同仇敌忾之情。信息部部长布兰登·布拉肯强烈表 达了不同的看法: “我们必须教育英国的公众,让他们像看待德国 人一样看待日本人,像看待欧洲战争一样去看待太平 洋战争。”这句话的确不无道理。但是,日本人离我 们有万里之遥,而德国人三年来却距离我们海岸不足 20英里,而且时常还出现在我们的头顶上方。我们的 朋友和爱人战斗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关切和情感就会 跟到什么地方……欧洲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对家的关 注;而对于远东,国人的了解和关切却过于零星分散 ……我并不认为,成立个什么委员会,就能够改变“ 战斗意志”的问题……首相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 们的人民,时机成熟时,他们必须回头再去收拾日本 …… 那些的确想过“日本人是什么样”的英国人,他

前言

1944—1945年间,艾森豪威尔的欧洲战区副总司 令阿瑟·特德爵士曾建议说,为未来冲突做学习准备 的战士,应该对历史上的冲突有所了解,尤其要研究 历史冲突的早期阶段。他喟叹说:“在这个阶段,没 有什么营级建制,也没有什么空白支票。”在开始的 几场战役中,遭受侵略的受害国家,他们的选项少得 可怜。尽管存在资源不足、指挥官不称职,以及其他 与敌交战时的种种不如人意,他们仍然必须为生存而 努力奋斗。再往后,有了充足时间做动员,他们这才 能够享受挑三拣四的奢侈,享受等同于或优越于敌人 实力的奢侈;他们这才能够就如何以最快、最经济的 方式获取胜利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赢 得最终胜利充满信心。特德和他的盟军战友体验过所 有这些情感经历。
然而,对于学习历史的学生来说,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的方式,远比其开始的方式更加让人着迷。各 国的巨人,或者说以凡人之身行巨人之职的那些人物 ,要在三维战场上,要在帷幄军帐中,解决20世纪最 为重大的问题。地球上一些人口最为众多的国家,其 国内形势一直动荡不安。科技的成熟度达到了骇人听 闻的程度。丘吉尔把他战争回忆录的最后一卷命名为 《凯旋与悲剧》。对于成百上千万的人来说,1944— 1945年这段时间带来的是解放,是脱贫,是恐惧和压 迫;但这一年空袭所造成的伤亡人数,却比冲突其他 方式造成伤亡人数的总和还要多。后人知道这次战争 结束于1945年8月,但对于那些冒死战斗在太平洋岛 屿上的人来说,对于春夏两季在其他战役中浴血奋战 的人来说,这场混战行将偃旗息鼓的消息,并不会给 他们带来些许的安慰。士兵可以接受成为战争的第一 个牺牲者,但却往往会不体面地急于避免成为最后一 位牺牲者。
我写《日本帝国衰亡》一书,是想把它当作早期 作品《大决战》的姊妹篇,《大决战》讲的是1944— 1945年间抵抗德国的历史。亚洲和欧洲战场,其结局 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欧洲,美国的主导战略,是决 心一开始就要跟德军形成对抗,事实证明,这一时刻 要比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所希望的时间要来得晚得多 。人们不假思索地坚定认为,盟军必须击败敌人的主 力部队。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以及苏联军队和英美联军在何地会师。但无论如何, 大家从未考虑过向纳粹做让步的可能。
相反,在远东,人们对地面对决的兴趣要小得多 。盟军阵营中一些人认为,如果想要避免在夺取日本 本土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流血牺牲,就应该软化让日 本人无条件投降的决心。美英两国陆军只在菲律宾和 缅甸两地遭遇并最终消灭过日本的主力陆军,尽管其 规模都不如部署在中国境内的日本军队。美国海军和 陆军航空兵试图表明,封锁和轰炸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没有必要在日本本土采取地面行动并因此付出流血 牺牲的代价。他们的希望,后来以最为重大而充满恐

后记

目录
第一章 困境与欺骗
第二章 日本:挑战国际秩序
第三章 英国人在缅甸
第四章 海上巨无霸
第五章 美国重返菲律宾
第六章 “死亡之花”:莱特湾
第七章 吕宋岛山地战
第八章 中国抗日
第九章 麦克阿瑟与吕宋岛战役
第十章 血战硫磺岛
第十一章 封锁:水下战争
第十二章 李梅火烧日本
第十三章 迂回曼德勒
第十四章 澳大利亚人:“不劳而食”与“清剿行动”
第十五章 战俘与奴隶
第十六章 冲绳战役
第十七章 战争时期的延安
第十八章 日本帝国的陨落
第十九章 原子弹
第二十章 北极熊之爪
第二十一章 最后一幕
第二十二章 历史教训
商品评论 图书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