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17:16
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强化学生读书意识,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养成学生读书习惯,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科学人文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幸福人生奠基,洪梅镇第一小学成立了“洪梅一小诚信书吧”建设书香校园以培养学习读书兴趣。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比较浓厚的读书氛围,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家长的重视。下面就围绕我校如何“建设书香校园,培养读书兴趣”来说说具体做法。
一、重视学校环境文化的熏陶作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成才追求、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因此,充分发挥学校环境文化的熏陶作用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首要工作。为营造高品位的师生成长环境,我们合理布局,充分利用醒目的标语,名人名言,人文警示语以美化学校的每一条长廊,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并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校园风景线。各班也围绕读书主题出墙报,在课室的适当地方贴上读书格言,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二、重视读书节开幕式的影响作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举办读书节开幕式为举办好读书节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而本届读书节中,我们首先特邀镇图书馆的钟馆长为我们增送了读书卡,并且定时给我们提供书籍阅读。举行了讲故事比赛和诵读经典表演。而尤其特别的是,为了将读书活动浸透到每个学生心里,我们举行了全校性的现场经典美文书写比赛,不但强化了学生对经典美文的欣赏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规范书写能力,真正做到读写结合。最后我们还邀请了镇书法学会副会长和洪梅中学、第二小学的书法老师以及我校的多名书法能手现场书写读书格言增送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受到长辈们对他们的关爱,同时也从长辈们增送的格言中汲取读书的力量。
三、重视读书实践体验活动。
有好的开始也要有持之以恒的读书实践体验活动。 于是我校要求每天课前三分钟的进行诗文诵读。举办百科知识比赛,经典美文读后感比赛,英语现场作文比赛,经典制作比赛,亲子阅读比赛,阅读测评,经典电影欣赏,教师读书读书座谈会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持续地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也把读书带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四、重视课外阅读指导。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加强学生阅读工作,使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于是我们精心挑选适合孩子们读的书,“把合适的书籍,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送到孩子手中。”我们花了几个周末的时间,为一到六年级的学生分别挑选了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类书籍。如:《和大人一起读》《小锂鱼跳龙门》,三年级的《稻草人》,四年级的《中国神话故事》,五年级的《中国民间故事》,六年级的《小英雄雨来》,还有全校师生共读《雷锋的故事》,家庭读书《陪你一起走过小学六年》……
五、注重家校结合,保障全面落实。
家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阵地,学校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要开展工作,更应该得到家长的鼎力支持。于是,我们学校围绕倡导学生看课外书为题召开了一至三年级的家长会。会间讲解多看课外书的好处,并要求家长保证孩子每天读书不少于半小时,可亲子共读,你读我听,你听我讲等形式进行课外阅读。还在期末进行了全校性的阅读考级。尤其一提的是一年级还进行亲子阅读,由家长和孩子一起做试题和知识抢答竞赛。活动后我们对全校的六十多名阅读尖子生,还有十名家长进行了奖励。
六、注重总结和表扬的作用。
表扬是一种艺术,在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能增加学生的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能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与认同,使其性格和人格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和谐,让教学事半功倍。我校在期末的读书节闭幕式中设置如下的项目: 1、奖励比赛活动获奖的同学。2、各班级评选“读书之星”。3、评选“书香班级”。4、读书节成果展示5、总结、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