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选择地区】
图书> 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著的《红星照耀中国》(曾译《西 行漫记》)自1937年初版以来,畅销至今,而董乐山 译本已经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 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 根据地进行实 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 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 情况。
作者:(美)埃德加·斯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书号:9787020116133
推荐次数:1123
36
活动已结束 写读后感 图书打分: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埃德加·斯诺著的《红星照耀中国》(曾译《西 行漫记》)自1937年初版以来,畅销至今,而董乐山 译本已经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 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 根据地进行实 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 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 情况。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导语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我在中国的七年中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 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热心的党 人是能够向你提供一套现成的答案的,可是这些答案 始终很难令人满意。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可从 来没有到过红色中国呀。
事实是,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 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中华天朝的红军 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 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 。千千万万敌军所组成的一道活动长城时刻包围着他 们。他们的地区比西藏还要难以进入。自从一九二七 年十一月中国的第一个苏维埃在湖南省东南部茶陵成 立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穿过那道长城,再 见回来报道他的经历。
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有争议的。有些人否 认红军的存在,认为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只不过有 几千名饥饿的土匪罢了。有些人甚至否认苏维埃的存 在。这是共产党宣传的捏造。然而,亲共的人却称颂 红军和苏维埃是中国要摆脱一切弊害祸患的唯一救星 。在这样的宣传和反宣传中,要想了解真相的冷静的 观察家就得不到可信的证据。关心东方政治及其瞬息 万变的历史的人,都有这样一些感到兴趣而未获解答 的问题: 中国的红军是不是一批自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 ,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 指挥的呢?如果是的,那么那个纲领是什么?共产党 人自称是在为实现土地革命,为反对帝国主义,为争 取苏维埃民主和民族解放而斗争。南京却说,红军不 过是由“文匪”领导的一种新式流寇。究竟谁是谁非 ?还是不管哪一方都是对的? 在一九二七年以前,共产党员是容许参加国民党 的,但在那年四月,开始了那场著名的“清洗”。共 产党员,以及无党派激进知识分子和成千上万有组织 的工人农民,都遭当时在南京夺取政权的右派政变领 袖蒋介石的大规模处决。从那时起,做一个共产党员 或共产党的同情者,就是犯了死罪,而且确实有成千 上万的人受到了这个惩罚。然而,仍有成千上万的人 继续甘冒这种风险。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人、学生、 士兵参加了红军,同南京政府的军事独裁进行武装斗 争。这是为什么?有什么不可动摇的力量推动他们豁 出性命去拥护这种政见呢?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基本争 论究竟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 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 不同?旅游者问的是,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 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在皮包里 夹带土制炸弹。认真思索的人想知道,他们是不是“ 纯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读过《资本论》和列宁 的著作没有?他们有没有一个彻底的社会主义经济纲

前言

一九三八年中译本作者序 埃德加·斯诺 这一本书出版之后,居然风行各国,与其说是由 于这一本著作的风格和形式,倒不如说是由于这一本 书的内容罢。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 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 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 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 一种正确的记录和解释,那就因为这是他们的书。
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 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 、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 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 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 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 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 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 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 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 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但是这自然并不是说,共产党或红军或红军领袖 ,对我自己对于他们以及他们的工作的意见或印象, 可以负责。因为我和共产党并无关系,而且在事实上 ,我从没有加入过任何政党,所以这一本书绝对不能 算作正式的或正统的文献。在这里我所要做的,只是 把我和共产党员同在一起这些日子所看到、所听到而 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 的报告。这样就是了。
自从这本书在英国第一次出版之后,远东政治舞 台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统一战线已经成为事实 了。可是当这一本书写了大部分的时候,国共积极合 作这一件事,大部分人还认为非常遥远。现在民族解 放战争已成为惟一出路,而一切其他问题,都给扔开 去。当我写这一本书的时候,日本以“中日合作”为 名,吞并华北这一企图的和平成就,似乎还不是不可 能。而现在,帝国主义中间的矛盾已经深刻化。中日 战争扩大为法西斯主义和国际和平战线的世界斗争, 在最近将来,是可以想象得到了。
人类行动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往往会把人类在社 会演变中的任务的性质和意义变换过来。战争所促成 的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中国国民党和民族资产阶级中 间的进步分子,在蒋介石委员长贤明领导之下,恢复 了他们的革命意志。对日本帝国主义,已没有妥协余 地。当前的历史途径,不是战斗,就只有灭亡,而除 了完全投降出卖外,也再没有一条中间的路,这一个 真理,现在已成为事实。中国资产阶级的最前进分子 已经懂得,在他们的需要与中国革命的需要之间,已 经没有基本的冲突,因此他们现在抱定决心,要领导 这民族救亡图存的斗争。现在已再没有所谓“红军” “白军”互争胜负的斗争了。现在全世界已没有人再

后记

目录
中文重译本序
一九三八年中译本作者序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去西安的慢车
汉代青铜
通过红色大门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遭白匪追逐
造反者
贺龙二三事
红军旅伴
第三篇 在保安
苏维埃掌权人物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论抗日战争
悬赏两百万元的首级
红军剧社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童年
在长沙的日子
革命的前奏
国民革命时期
苏维埃运动
红军的成长
第五篇 长征
第五次围剿
举国大迁移
大渡河英雄
过大草地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陕西苏区:开创时期
死亡和捐税
苏维埃社会
货币解剖
人生五十始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同红色农民谈话
苏区工业
“他们唱得太多了”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真正的”红军
彭德怀印象
为什么当红军?
游击战术
红军战士的生活
政治课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红色窑工徐海东
中国的阶级战争
商品评论 图书打分: